11月24日,以全國漢服出行日為契機,滸山街道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漢服巡游活動。百余名漢服同袍身著典雅襦裙、身披錦緞長袍,從虎嶼公園出發,途徑七房池、北城門,再沿著水門路、解放中街一路步行至滸山江“落日舞臺”,盡顯華裳之美、古城之韻。
人群中的“洋面孔”最為惹眼。來自南非的Simba穿上一襲白色妝花蟒袍,化身溫文爾雅的翩翩公子。來自美國的Felicia則身穿同款紅色妝花蟒袍,她舉起雙手看了看寬袍大袖滿意地說:“穿上精美的漢服、頭戴發飾,仿佛穿越回中國古代!
除了“洋面孔”,此次漢服游園可謂“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不僅有身著“金繡仙鶴”的耄耋老者,頭戴簪花的賣貨郎,還有身穿飛魚服的“少年錦衣衛”……唐詩吟誦、搖滾快閃、大塘夜唱等精彩互動給街頭巷尾增添了一份別致的韻味。
“以七房池、北城門、文昌閣等歷史遺跡,水門路特色街巷為主線,點亮自然文藝客廳,深度挖掘老滸山的人文韻味!睗G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依托“賦美滸城”城市文明示范線,滸山深挖老城文化富礦,厚植城市精神,彰顯城市魅力,積極打造“賦美滸城”文化IP,讓文化“軟實力”賦能老城復興,成為發展“硬核力”,探索出以文化振興老城區的滸山路徑。
當天,滸山街道古塘社區還舉行了“文韻大塘”文藝客廳結對儀式,虎嶼公園、北城門、文昌閣、三棵樹、滸山江、水門路、解放中街等分別與金池老年大學、上林坊業委會、漢韻雅社工作室、“煥新水門路”共創主理人、慈溪鼎繪影視文化傳媒、瀟瀟舞蹈團隊等結對共建,重點打造富有韻味的自然文藝客廳。
三棵樹下、滸山江邊,街頭表演、樂隊演出、露天電影等,讓老城區開始興起“文藝范”;繁華商圈,各類主題展覽、文創市集輪番上演,文藝的星火呈現在一處處“想不到卻遇得到”的角落里,一個更加文藝、時尚、鮮活的老城新形象逐漸呈現在大眾面前。
全媒體記者 陳佳玲 通訊員 王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