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集電視專題片《永遠吹沖鋒號》第二集《政治監督》,1月8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播出。
為尋政績夢上演荒唐戲,這位書記力捧“挖礦”企業成“數字經濟”名片
肖毅,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曾任江西省撫州市委書記。2020年10月,中央巡視組進駐江西省開展巡視期間,收到不少關于肖毅的問題線索,反映他在撫州主抓的一些項目,可能存在背離新發展理念、以及借此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問題。
肖毅在任期間,將位于撫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九木集團創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奉為撫州市“數字經濟”產業的一張“名片”,對外宣揚它是搞“大數據”“云計算”的高新科技公司。然而,肖毅其實明知這張“名片”嚴重名不符實,該企業真正從事的是虛擬貨幣計算生產業務,俗稱“挖礦”,也就是在互聯網上“挖掘”虛擬貨幣。
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曾任撫州市委書記肖毅:我知道他會“挖礦”,他進來的時候,當時2018年虛擬貨幣下跌,他就跟我說他要轉型,2019年虛擬貨幣又上去,他基本上就沒有按照他說的轉型,就一門心思在“挖礦”。
九木集團創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慶星:我也告訴他了,我們公司是有“挖礦”業務的。數字經濟需要這樣一個成果來當作政績,我們需要一張名片,撫州也需要一張名片。
“挖礦”需要耗費大量電力,并帶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和電子垃圾生成,高耗能、高排放的同時,對解決就業、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貢獻度卻很低。此外,虛擬貨幣也有可能成為一些非法交易逃避監管的工具,還有可能危害金融安全。然而,這樣一家企業,竟然得到了肖毅的包庇甚至力捧。
從2018年開始,國家明確要求各地政府引導“挖礦”企業有序退出,之后進一步明令禁止以任何名義發展虛擬貨幣“挖礦”項目。肖毅對國家政策十分明了,卻仍心懷僥幸,妄圖瞞天過海,授意林慶星公司在有人來參觀檢查時,“表演”一些其他業務。
林慶星:他會說,領導過來不要講“挖礦”的事情,會交代我,“礦機”換個操作系統就運行人工智能了嘛,切換個程序不就好了,就像你運行QQ的給關了,運行微信不就好了嗎?
創世紀公司約有16萬臺“礦機”每天運行,從2017年到2020年,這一家公司的用電量就占到撫州全市用電總量的10%。為掩蓋真實情況,肖毅授意有關部門虛構統計專報和調整用電分類。他還違規要求為該公司提供財政補貼,違規推動政府機關為該公司提供擔保、貸款等融資支持達24億余元人民幣,幫助該公司在高新區新建了數據中心大樓。
肖毅:給了土地資源,給了財政補貼,給了信貸資金上的支持,動員一些資源去支持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這個給國家帶來了重大的損失,現在想起來也很痛心。
撫州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是這座城市標志性的文化名人,撫州人形容自己的家鄉是“一座有夢有戲的城市”。然而,肖毅主政撫州期間,做的卻是自己虛幻的政績夢,也因此才上演了支持“挖礦”企業的荒唐戲。
除了違紀問題,肖毅還被查出利用職權,為他人在職務晉升、工程承攬、項目開發等方面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上億元。2021年12月,其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22年1月,以涉嫌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被提起公訴,法庭將擇期審理。
“我是撫州人民的罪人”,受賄上億落馬官員懺悔
肖毅,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曾任江西省撫州市委書記。大乘汽車科技產業園是肖毅在任期間決策興建的一個重點項目,如今只剩下一名保安人員,看守著大量未完成的汽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工作人員劉晟:肖毅提出打造“撫州汽車夢”這樣一個口號,2017年上半年,肖毅不顧撫州當時的實際情況,盲目舉債,盲目決策,投資30多億元建成了相關的汽車產業園。但是因為他們生產的是傳統的燃油車,本身品牌又沒有什么競爭力,生產了幾千臺以后就停產了,造成投產即停產。
201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出臺了一系列從嚴調控燃油車產能的政策。然而,肖毅卻未經充分調研論證,就上馬了這個計劃年產20萬輛整車的項目。園區2018年啟動建設,2019年3月投產,9月就宣告停產。
肖毅:好大喜功。實際上還是沒有領會好新發展理念的思想,只生產了一年吧就停產了,1000多號工人面臨著失業,投下去的20多億資金怎么辦?現在看來都造成了損失。
除了違紀問題,肖毅還被查出利用職權,為他人在職務晉升、工程承攬、項目開發等方面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上億元。2021年12月,其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22年1月,以涉嫌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被提起公訴,法庭將擇期審理。
肖毅:我是撫州人民的罪人,我對不起撫州人民。組織上委派我到撫州去當市委書記,希望我能夠帶領大家脫貧,把經濟搞上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是因為我扭曲的政績觀,把自己所謂的“政績”擺到了人民的利益之前,所以才會這么蠻干、亂干,導致這么重大的損失。我要向撫州人民懺悔。
王勇違規推動填海項目,只因“發展是顯績保護是潛績”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2018年4月,黨中央作出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部署,賦予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戰略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海南,其間多次叮囑一定要精心呵護海南的生態環境。
王勇,2008年至2014年任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鳳凰島二期項目是在他任內啟動修建的。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工作人員馬偉:王勇在明知道鳳凰島一期已經造成海洋生態環境破壞的情況之下,仍然沒有顧及對環境的破壞,同意了這個(二期)項目上馬。
鳳凰島是一個人工填海造島項目,一期完成填海工程后,附近海岸線就明顯出現了沙灘退化現象,市政府曾請專家團隊調研,發現是鳳凰島一期項目造成水流變化,導致岸線侵蝕。到鳳凰島二期立項討論時,不少干部因此提出了反對意見,但王勇卻執意推動。
王勇:海洋部門提過不同意見,分管的副市長也提過不同意見,但是我還是堅持,發展是業績,保護也是業績,但是發展是顯績,保護是潛績,所以我還是力推把二期能夠批下來。
王勇沒有如實向省海洋部門通報鳳凰島一期造成的生態問題,致使二期項目海域使用權順利獲批;又授意市規劃局違規出具選址規劃意見,讓項目得以通過立項審批;兩次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特事特辦、加快推進,使得鳳凰島二期項目于2014年4月啟動,2016年主體填海完成。王勇將這視為自己留下的“政績”,但實際上他留下的,是日后才會顯現的嚴重生態惡化和重大經濟損失。
王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并且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21年10月法院宣判,王勇收受財物9047萬余元,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
童道馳對督察組要求整改項目明拖暗頂,當地干部稱其不可理喻
童道馳,2018年至2021年任三亞市委書記,在他任期內,中央關于三亞市鳳凰島二期填海項目整改要求遲遲得不到落實。
2018年,童道馳被任命為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正值中央要求對鳳凰島進行整改之際,但他的做法卻令人費解。他不按要求執行經評估論證的包括拆除鳳凰島連廊在內的組合方案,而是擅自拿出了一個僅采用“三亞河口清淤、拓寬河口”措施的替代方案,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要積極向上級爭取不拆除連廊,要“保留鳳凰島的完整性”。
2019年下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再次到海南督察,童道馳授意有關部門緊急制定拆除鳳凰島連廊的工作方案,但只是拿來敷衍應付,并沒有任何實質行動,同時授意繼續申請實施替代方案。2019年12月,替代方案被海南省政府明確否定,童道馳仍然明拖暗頂,不作實質整改,連當地不少干部都感到無法理解。
時任三亞市委常委三亞市副市長周燕華:一輪提出來,二輪又給你指出來,你還不改,你還反復叫他們整(替代方案),市委市政府其他的同志都覺得不可思議,不可理喻,直到后來童道馳的事情出了以后我們才知道,他跟這個公司有關系。
無數案例證明,反常行為背后,大多有私心作祟、私利作怪,后來的調查表明,童道馳也不例外。
童道馳:鳳凰島這個事兒涉及違規填海,然后就是地產。企業的股東肯定想辦法接近你,一旦放松一點點,這個利益集團侵蝕就非常厲害,像我們這樣的其實也是被利益集團所侵蝕了。
鳳凰島二期時間跨度長、投資金額大,整改拆除有很多復雜的問題要去解決,也必然要觸碰多方利益。作為市委書記,本應擔當作為,童道馳卻畏難情緒嚴重,想繞著困難走,不愿動真碰硬。
童道馳:在沒有認識這個相關企業之前,我覺得鳳凰島這個事兒最好不要理它,不碰它就好了,有畏難的情緒;第二個也怕擔責任,就希望能夠模糊地過關。
童道馳本來就打心底里不想整改,企業一拉攏腐蝕,更是徹底被私欲吞噬。結識相關企業股東之后,他迅速從接受對方安排的各種奢華享受,發展到進而收下貴重財物,到案發時,已累計收受相關股東兩千多萬元。有了巨額利益牽扯,童道馳在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時打折扣、搞變通,也就不難理解了。
2020年5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再次點名批評鳳凰島項目“修復治理大打折扣”;2020年7月,生態環境部到鳳凰島調研督察,到這個時候,童道馳竟還在授意下屬重點介紹替代方案。他的種種反常之舉已經引起關注,2020年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他展開初核,11月1日對他立案審查調查。
童道馳:還是在廉潔的底線上沒有守住,導致一步步走得越來越遠,所以說執行“兩個維護”是打了折扣的,搞變通了,這是我自己深刻的認識,這是發自內心的認識。
童道馳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并且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22年6月法院宣判,童道馳收受財物2.74億余元,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兩個縣級“一把手”互相關照對方弟弟,利益網結成始于一個“水果箱”
李崇暄,2009年到2020年歷任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縣長、縣委書記。2021年3月被甘肅省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
李崇暄主政鎮原的十多年,正值國家和甘肅省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縣域經濟發展加速的時期,本應抓住干事創業的大好時機,帶領干部群眾謀劃發展、擺脫貧困,然而,他重點謀劃的卻是自己和親屬的利益。他上任后主抓的首個重大工程,是新建鎮原第二中學,這也成了他首個收受巨額賄賂的項目。請托他的人是另一個縣級“一把手”,華池縣縣長張萬福,他也于2017年被查處。
李崇暄:張萬福是鎮原人,我正好到鎮原當了縣長,他到華池當縣長,明確提出來要關照他弟弟進一步發展,然后說了一些具體的縣里大的工程。
和李崇暄打過招呼后,張萬福的弟弟張萬壽很快就帶著一個水果包裝箱登門拜訪李崇暄,里面不是水果,而是一百萬元現金。
張萬福弟弟張萬壽:他說他知道了,你直接報名就對了。我報名就中標了。
李崇暄:給主管部門或者分管的副職安排,一個電話,一般情況下縣長跟部門打了招呼都能競爭上。
鎮原二中項目僅僅是個開端,事實上,李崇暄和張萬福商定了一個長遠“合作”計劃。李崇暄也有個弟弟,名叫李崇剛,也向哥哥提出想做點工程。于是李崇暄兄弟和張萬福兄弟結成了一張特殊的利益網,兩個“一把手”在各自轄區內相互“關照”,幫對方的弟弟承攬工程。張萬福的弟弟剛拿到鎮原二中項目,李崇暄的弟弟就拿到了華池縣職業中專綜合實驗樓項目;這邊張萬福的弟弟中標了鎮原縣一條城市道路建設項目,那邊李崇暄的弟弟就中標了華池縣一個職工安居樓項目。雙方你來我往,通過這種“異地交換”避人耳目。
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兩個縣“一把手”互相照顧對方弟弟的事情,不久就傳了出去,釋放出的惡劣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張創奇是鎮原縣做工程的老板之一,聽說這件事后,他開始托關系向李崇暄行賄多次,共計185萬元,也拿到了濱河路建設、教育局大樓等多個工程。
從2009年到2013年是李崇暄收受賄賂的高峰期,當時鎮原縣河道治理、水利建設、安居工程、汽車客運站、城鄉道路等多個政府投資類項目中,他都打招呼、下指令,強行干預,使得正常決策和招投標程序被架空。他權力任性的背后,也反映出當時對“一把手”監督的嚴重缺失。